常见类型:按小区规模与需求划分
类型 核心特点 适用小区
简易投放点 无亭体,仅设 “带分类标识的垃圾桶组”+ 雨棚 老旧小区、户数≤300 户
标准款亭体 封闭 / 半封闭结构,带通风、照明、洗手池 中型小区(300-800 户)
智能款亭体 配备扫码 / 人脸识别积分、满溢报警、监控 新建小区、高端社区
便民综合款 整合快递暂存、旧物交换架等功能 大型社区(800 户以上)
优化硬件与布局,减少投放阻碍
合理增设点位:按 “步行 3 分钟内可达” 原则布局,老旧小区可在每 2-3 栋楼之间设 1 个点,避免居民因距离远放弃投放。
适配居民习惯:针对上班族 “早出晚归” 特点,延长亭体照明时间(如早 5 点 - 晚 11 点);针对老人 “看不清、操作难”,投放口字体放大至 30 号以上,感应 / 脚踏装置灵敏度调至适中,避免用力踩踏或频繁误触。
解决 “一米” 问题:在单元门口设 “临时分类收集袋存放点”,方便居民提前在家分好、拿袋直接投;亭内配备备用垃圾袋,避免居民忘带袋时无法投放。
智能设备专项维护(每月 1 次)
功能测试:测试扫码 / 人脸识别功能、满溢报警系统是否正常,检查网络连接、电源接口是否稳定,确保数据记录不中断。
软件更新:定期更新积分系统的软件版本,清理设备缓存,避免因系统卡顿影响居民使用。
应急处理机制
设立 24 小时报修电话,居民发现设施故障可随时反馈,维修人员需在 24 小时内响应,简单问题(如投放口卡住)当天解决,复杂问题(如智能系统故障)3 天内修复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