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  >   首页  >   产品  >  正文

叉车的操作技术要点有哪些?

巴渝职校    2025-11-27 08:24:42    16次浏览

叉车操作技术的核心是 “优先、控制、稳定”,需覆盖 “启动前检查、基础操作、特殊工况应对、应急处理” 全流程,以下是具体实操要点,兼顾规范性与实用性:

一、启动前:检查是前提(避免作业中故障)

车辆检查

外观:货叉无变形、裂纹,门架焊缝完好,轮胎气压充足(充气胎)/ 无破损(实心胎),轮辋螺栓紧固;

液压系统:液压油液位在刻度线之间,无渗漏(看地面是否有油渍),操作手柄回位正常;

装置:带完好、能锁止,防滚架(ROPS)/ 顶棚无损坏,倒车蜂鸣器、警示灯、刹车灯工作正常;

动力系统:电动叉车检查电池电量(BMS 无报警)、充电接口无松动;内燃叉车检查燃油 / 机油液位、尾气无异常。

环境检查

作业区域:清除通道障碍物(杂物、管线),检查地面承重(避免重载下陷)、坡度(室内≤5°,室外≤10°);

货架 / 货物:高位堆垛时确认货架稳固,货物包装无破损、重心居中(避免偏载)。

个人准备

穿防滑劳保鞋、合身工作服(禁止宽松衣物 / 长发外露,避免卷入机械);

必须系带,禁止酒后、疲劳、无证操作。

二、基础操作:核心动作规范(稳、慢、准)

1. 启动与怠速

插入钥匙 / 电源,确认档位在 “空挡(N)”,手刹拉起;

电动叉车:踩下制动踏板,拧动开关启动,怠速 30 秒(让电机 / 液压系统预热);

内燃叉车:打开点火开关,启动后怠速 1-2 分钟,观察发动机转速、液压表压力是否正常(无异常噪音)。

2. 起升与下降(货物姿态控制关键)

起升:

货叉对准托盘叉孔(间距与托盘匹配,避免单边受力),缓慢推进至托盘底部;

先低速起升(手柄轻推),货物离地面 10-15cm 时停止,检查货物是否平稳(偏载需调整);

高位堆垛时,起升速度逐步放缓(避免风阻导致货物晃动),接近目标高度时 “点动” 微调。

下降:

确认下方无人员、障碍物,缓慢下放货叉;

货物落地后,继续下降货叉至位(方便行驶),禁止货叉悬空行驶。

3. 行驶操作(避免侧翻、碰撞核心)

速度控制:

室内通道(≤3 米宽):≤5km/h(步行速度);室外开阔地:≤10km/h;

转弯、坡道、交叉路口:必须减速至 2km/h 以下,禁止急转、急刹(防止货物滑移或叉车侧翻)。

行驶姿态:

空载时:货叉离地 30-50cm(避免刮擦地面),门架微向后倾;

重载时:货叉离地 10-15cm(降低重心),门架向后倾至角度(固定货物,防止前倾坠落)。

特殊场景行驶:

坡道行驶:上坡时货物朝上坡方向,下坡时货物也朝上坡方向(即叉车 “倒着下坡”),禁止坡道转弯、停车;

交叉路口 / 盲区:鸣笛示意,减速慢行,必要时停车观察(避免与行人、其他车辆碰撞);

狭窄通道:优先使用三向堆垛叉车,行驶时紧盯货架与货叉间距,避免刮擦。

4. 堆垛与取货(对位是关键)

堆垛:

行驶至货架正前方,车身与货架平行,停车制动;

缓慢起升货物至高于货架层板 10-20cm,缓慢前移叉车,对准层板位置后 “点动” 下放货物(避免撞击层板);

货物放稳后,缓慢后移叉车,再将货叉降至行驶高度。

取货:

货叉起升高度略低于货架层板,前移叉车使货叉完全伸入托盘底部;

门架微向后倾,起升货物至高于层板 10-20cm,后移叉车脱离货架,再缓慢下降。

5. 属具操作(扩展功能需适配)

选择对应属具:夹取纸箱用 “托盘夹”,翻转货物用 “旋转叉”,搬运纸卷用 “纸卷夹”,避免用标准货叉直接夹取易碎 / 软包货物;

调节参数:夹持类属具需根据货物尺寸调节开口宽度,控制夹持力度(避免过紧压坏货物、过松滑落);

快速更换:使用属具快换装置时,先断电制动,确认锁止到位后再操作。

三、操作红线(禁止)

禁止超载:严格按照叉车额定载重操作(超载会导致门架变形、叉车侧翻,额定载重标注在车身);

禁止偏载:货物重心必须在货叉中心线上,禁止单叉挑货、斜拉货物;

禁止载人:叉车货叉、门架上严禁站人(如需高空作业,需用专用登高平台并固定);

禁止急操作:禁止突然启动、急加速、急转向、急刹车,所有动作需 “缓推手柄、平稳过渡”;

禁止高位行驶:货物起升超过 2 米时,禁止行驶(重心过高易侧翻);

禁止违规停车:禁止在坡道、通道口、消防栓旁停车,停车时拉手刹、挂空挡、货叉降至地面。

四、应急处理(突发情况应对)

液压系统故障(货叉无法下降 / 门架倾斜):

立即停车制动,切断电源 / 熄火;

用警示标志围蔽作业区域,禁止人员靠近;

联系维修人员,通过应急泄压阀缓慢下放货物(禁止自行拆解液压系统)。

叉车侧翻:

保持冷静,双手紧握方向盘,双脚踩实踏板,身体向侧翻相反方向倾斜(避免被挤压);

禁止跳车(跳车易被侧翻车身碾压),待叉车稳定后再缓慢撤离。

货物坠落:

立即停止所有操作,撤离至区域;

确认无二次危险后,用合适工具(如吊车)转移货物,禁止直接用手搬运坠落货物。

五、高阶操作技巧(提升效率与性)

高频作业优化:规划路线(减少往返),堆垛时 “先里后外、先高后低”,避免重复移动;

高位堆垛(6 米以上):利用宽视野门架观察对位,起升时轻微调整车身位置(避免货物擦碰货架);

窄通道作业(≤2 米):使用 “侧移门架” 微调货叉位置,无需频繁调整车身,提升对位效率;

节能操作:电动叉车避免长时间怠速(关闭电源),起升 / 下降时 “点动控制”(减少能耗),锂电池避免过充过放。

总结:叉车操作的核心是 “稳” 和 “准”—— 启动前查、操作时控速度、作业中守规范、突发时懂应急。熟练掌握以上要点,既能提升作业效率,更能杜绝事故。

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50237612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