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板电镀铜及维护:
全板电镀铜工艺用于保护新沉积的化学铜层,防止其被酸浸蚀,并通过电镀增厚铜层至适当程度。槽液成分主要包括硫酸铜和硫酸,采用高酸低铜配方,以确保电镀时板面厚度的均匀分布和对深孔小孔的充分覆盖。为了保持工艺稳定,需每天根据千安小时消耗情况补充铜光剂,且每两周更换过滤泵滤芯。
PCB电镀的主要方法包括浸镀、喷镀和刷镀等。
浸镀:将电路板完全浸入含有金属离子的电镀液中,通过电流作用使金属离子在电路板表面沉积形成金属薄膜。浸镀具有操作简单、成本低廉的优点,但可能存在金属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。
喷镀:利用喷枪将电镀液喷洒在电路板表面,通过控制喷枪的移动速度和角度,实现金属层的均匀分布。喷镀适用于对金属层厚度和分布要求较高的场合。
刷镀:使用刷子将电镀液涂抹在电路板表面,通过刷子的摩擦作用使金属离子在电路板表面沉积。刷镀适用于对局部区域进行电镀的情况。
在进行PCB电镀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电镀液的选择:应根据电路板的材质、厚度以及所需金属层的性能要求,选择合适的电镀液。
电镀条件的控制:电镀过程中的电流密度、温度、时间等参数需严格控制,以保证金属层的均匀性和质量。
电镀前的预处理:在电镀前,应对电路板进行清洁、除油、除锈等预处理,以确保电镀层与电路板表面的良好结合。
电镀后的处理:电镀完成后,应对电路板进行清洗、烘干等后处理,以去除多余的电镀液和残留物,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。
垂直电镀工艺的局限性:
究其原因,这主要与电镀过程中的电流分布有关。在实际操作中,孔内电流往往呈现腰鼓形分布,即从孔边到孔中央逐渐减弱。这种分布特点导致大量铜沉积在表面与孔边,而孔中央所需铜层厚度则难以达到标准。严重时,铜层过薄或无铜层,给多层板的生产带来巨大损失。垂直电镀工艺在电流分布上存在问题,影响铜层的均匀沉积,尤其在高纵横比条件下。

